中重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822,435.35元,同比减少2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993,876.08元,同比减少3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9,400,307.35元,同比减少35.92%。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利润下滑根本原因系公司下游钢铁行业客户受到终端钢铁价格波动影响,经营状况同比下滑,部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项目的实际交付时间比合同约定交货时间有所延迟。在现金流量方面,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147,249.73元,同比增加105.12%,显示出公司在报告期内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现金回收能力增强。面对诸多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坏因影响,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保持战略定力,紧密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夯实核心业务,持续丰富产品结构,一直在优化各项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订单18.4亿元,包括2023年四季度公告签署的两份重大合同(共计9.26亿元),相较2022年的新增订单额,同比增长99%。由于公司的项目实施交付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报告期内的新增订单会随着项目实施进度分期确认。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约为27亿元。

  随着海外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基本的建设需求的一直增长,国际冶金专用设备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于2023年陆续交付了包括印尼海洋等多个海外项目的订单,最终用户位于海外的收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33.39%。公司在型钢领域主要在全世界内与德国西马克集团及意大利达涅利集团竞争,凭借公司多年的技术积淀与成本优势,公司进一步建立紧贴市场、快速响应的海外营销及服务体系,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和论坛等活动,加强与海外客户的交流与合作。凭借公司多年建立的行业口碑与业绩,公司正在快速推进东南亚、中东、中亚等“一带一路”战略市场的开发。

  公司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努力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公司牵头的“超大规格H型钢高性能热轧成形技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了超大规格H型钢轧制工艺及孔型系统的设计、超大H型钢万能轧机关键零部件(水平辊系、立辊辊系、机架、压下伺服缸)及矫直机关键零部件(矫直辊装配、轴承座装配、机架装配)的三维模型设计。公司联合马钢在重型生产线上进行了超大H型钢缩小比例规格的工业生产试制,验证了大规格产品成分工艺和轧制工艺的的实际可行性。公司在推进重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的过程中,持续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获得业内专家充分认可。

  此外,公司于2023年12月成立了中重连铸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在原有轧制生产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并开拓了上游的连铸环节。连铸技术是钢铁生产中的关键工艺,通过直接将钢水转化为固态铸坯,简化了传统钢铁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成本和环境污染。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连铸到高效连铸、薄板坯连铸连轧等新一代技术的转变,不断推动着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重科技通过成立中重连铸,正积极投身于连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重连铸以高效连铸技术研发、设计制造为主营业务,与原有轧钢产线业务形成协同,进一步延展了公司的产业链,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公司全面落实精细管理理念,对公司的生产、销售、服务等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去除无效和低效环节,确保流程高效运行。制定详细的操作标准和作业指导书,确保每一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操作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收集、分析和利用生产、销售、质量等各方面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技能、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同时,公司全力推进降本增效举措,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全面控制成本,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加强环保管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技能、引入自动化设备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与去年保持稳定并小幅增加,体现了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已经实现一定效果。

  报告期,公司募投项目累计已投入资金42,570.57万元,主要投资于“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23年10月,中重科技金湖智慧工厂开始投产运行,建成“低碳环保、节约高效”的绿色智慧工厂;助力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公司扩大冶金智能装备主营产品的生产能力,缩短交货周期,做强做精主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通过智能化装备、CAM、MES系统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将借助江苏省产业链配套齐全的优势,扩大液压缸等基础件的制造能力,作为工业通用基础件,公司将逐步拓展除冶金行业以外的装备制造和机械使用领域,拓展更广阔的市场。项目达产后,可进一步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

  公司通过整合自身业务优势和客户资源,向客户提供差异化增值服务,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按照“依托主产业链、服务主产业链、强大主产业链”的原则,创新经营模式,丰富营销手段。为了缓解客户资金支付压力,公司已成功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并已着手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确保融资租赁业务的稳健发展。

  公司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门类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大类(分类代码:C35)。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统称,智能制造装备将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进行集成和深度融合,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主要发展内容丰富多元,涉及从基础装备到高端控制系统,再到专用智能装备的全方位提升。有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制造业向更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公司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

  公司所处的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旨在发挥标准对推动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该指南结合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编制而成,以指导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发展。

  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家针对冶金行业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支持重点领域、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冶金行业向价值链高端方向发展,同时也推动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2023年,下游钢铁行业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房地产行业对钢铁需求的拉动作用持续减弱,绿色低碳驱动的新能源用钢等钢铁新需求增长,汽车、船舶、家电等传统用钢需求提质。2023年我国钢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取得新成效,为大型、集约、高效化冶金智能制造装备带来巨大市场机遇,特别是对于高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在行业中积累了良好口碑,建立了稳定的客户群。2023年公司凭借其在型钢生产线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技术领先优势,公司成功交付了多条高效能、低能耗的型钢生产线,服务于国内外知名钢铁企业,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以及扩展市场渠道,公司的型钢带钢生产线在行业内均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实施先进企业、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天津市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天津市科技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冶金科技二等奖1项,牵头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拥有授权专利31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2项成果获国家首台套保护。参与“GB/T11263-2017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等3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

  在型钢领域,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套特大型钢生产线CMA万能轧钢机机组、国内首台套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生产线并实现销售,所产主流机型成功打破了国际巨头在热轧型钢生产线领域的垄断,有效降低了国内下游客户采购成本以及对国外设备的依赖,公司在热轧型钢、热轧带钢等领域均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在行业内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带钢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创新,开发了DSP直轧带钢工艺技术。若该技术成功投放市场后,吨钢综合成本将带来明显降低。根据世界金属导报数据,国内目前拥有约300多条带钢生产线,鉴于目前热轧带钢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吨钢成本降低1元都非常困难,若该技术成功应用,将催生热轧带钢行业变革,产能置换空间巨大。

  除了加大公司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将聚焦国际化发展机会,公司在历史上已经成功交付多个项目,包括泰国德龙钢铁,马来西亚联合钢铁,印尼海洋,印尼新亚洲,印尼太平洋等多个项目,在全球钢铁行业内建立了极好的口碑和业绩基础。

  公司是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

  型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通常以型钢轧机作为核心设备,以高刚度智能型万能轧机技术、CMA万能轧机数字化技术、万能轧机组合控制孔型技术等为纽带,以智能自动化系统、智能诊断系统、MES系统为核心控制单元,将相互独立的硬件设备、软件控制系统和应用功能进行有机结合、融合优化与系统深度集成,形成彼此关联、智能控制、协同作业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型钢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行人型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可以生产H型钢、工字钢、角钢、钢轨、槽钢、U型钢板桩、Z型钢板桩等各类型钢,在灵活性、稳定性、精度、生产效率上均具有较高水平,通过柔性化的工艺布置,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并有效适应各类场地工况条件。

  发行人带钢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主要应用于热轧带钢的轧制及生产,结合AWC伺服装置液压系统技术、粗轧机组全连续式生产工艺技术等核心技术,以二辊轧机、四辊轧机、转鼓式飞剪、卧式有芯卷取机、打包机器人等为核心设备,以高频伺服液压系统及高压伺服缸为核心驱动单位,以L1、L2和L3三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核心控制单元,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的特点,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

  发行人向客户销售的备品备件通常用于客户新旧设备易损件日常的消耗,包括轧辊轴备品备件、辊道备品备件、飞剪备品备件、矫直机备品备件等。由于轧机等关键设备安全、稳定性要求极高,绝大多数情况下生产线及设备客户多购买原产厂家的备品备件,客户粘性较高,公司凭借技术研发、设计及规模化生产等优势,与国内主要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分为项目类物料采购和通用类物料采购两种类型。对于项目类物料采购,多为非标制造物料,一般根据客户项目需求向供应商采购,制造形式包括自主生产和定制化外购,由生产部根据项目生产需要编制《物料采购申请单》并提交审批,采购部门以招投标或者询价、比价形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该类物料由公司向供应商提供技术要求或图纸,供应商自行负责采购所需原材料,公司根据技术要求或图纸要求进行检验和验收。对于通用类存货采购,多为标准件,产品供应较为稳定。当存货数量较低时,仓储部提示需求部门,需求部门根据需要编制《物料采购申请单》并提交审批,采购部结合采购周期向供应商采购。

  公司一般根据采购成本、原材料价格的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原材料,采购部门以招投标或者询价、比价形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公司通常与主要供应商单独签订购销合同,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自主向供应商采购产品,与供应商直接约定采购产品型号、价格、数量、付款期限等事项,并签订采购合同。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对产品的生产相关流程进行统一规划,由工艺部及技术中心给予技术支持,全力配合并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运行;生产部负责评估年度产能,参与月度生产计划的制定并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调整计划,严格按照特定的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控制制度执行生产。

  公司智能装备及生产线产品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制造周期较长,其组成设备中的轧机、矫直机、卷取机等核心设备由公司自行组织生产;冷床、辊道等辅助设备根据产能负荷情况选择自主生产或向供应商按图采购;对于组成设备所需的电机、减速机、除尘设备等外购设备,以及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及元器件、液压系统及元器件等按照项目配置、技术参数、规格型号等向供应商定制。此外,公司将部分非核心生产工序委托外协厂商进行加工。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从客户类型来看基本为终端客户;存在少量业务通过非终端客户开展。公司通常直接面对客户进行销售,主要包括技术交流、招投标及商务谈判、签订合同、产品交付、客户回款、对账等环节。

  公司主要产品智能装备及生产线属于非标定制化产品,主要终端客户为大型钢厂,单笔合同金额较大,生产周期较长。合同定价一般根据所需要的各类原材料、设计及制造所需人工费用和其他费用等预估成本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的复杂程度、一定的利润水平因素并参考市场情况对产品定价。公司不同项目间的合同金额差异较大,一般从几百万到数亿元不等。

  公司向客户销售的备品备件通常用于客户新旧设备易损件日常的消耗。由于轧机等关键设备安全、稳定性要求极高,绝大多数情况下生产线及设备客户多购买原产厂家的备品备件,客户粘性较高,公司凭借技术研发、设计及规模化生产等优势,与国内主要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报告期,受下业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冶金智能制造装备下游客户需求总体较弱,给公司业务开拓带来一定压力。下游钢铁行业总体呈现“需求减弱、价格下降、成本高企、利润下滑”的态势,供给强于需求、成本重心实际下移幅度小于钢价降幅,钢铁企业经营承受压力,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冶金智能制造装备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的特点,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多年的生产经验积累,掌握了型钢、带钢等生产线及设备制造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实现了机械、电气、液压一体化,保证了公司的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高刚度智能型万能轧机技术、CMA万能轧机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格H型钢双可逆、高性能轧制技术、万能轧机组合控制孔型技术等,并成功应用于公司主要产品,先后推出了国内首台套特大型钢生产线CMA万能轧钢机机组、国内首台套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生产线,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专利311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262项,外观专利1项。公司积极参与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曾参与GBT41749-2022热轧型钢表面质量一般要求、GBT20933-2021热轧钢板桩、GBT11263-2017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国家标准的制定,有两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2021年,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担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项目名称为“超大规格H型钢高性能热轧成形技术”。该项目如果成功,将形成全球型钢生产的技术领先,超过目前国际竞争对手的最大生产规格。

  公司在实际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公司相关制度规定,从原材料采购、入库、生产和质量检测到销售及客户服务等环节均进行有效的全流程质量管控。在采购环节,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公司引入了先进的生产进度管理软件,满足国内外市场的订单要求。公司生产的热轧带钢、型钢等轧钢生产线被广泛应用于下游钢铁企业,为荣程钢铁、福建鼎盛、津西钢铁等下游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冶金智能制造装备,且在客户中享有较高的品牌声誉。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型钢、带钢冶金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较早的进入行业,在技术沉淀、行业经验等方面相较于后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存在较强的先发优势。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积累并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和管理人才。公司通过引导职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广泛开展研发创新、技术攻关和技术交流等各种活动,建设了一支学习型、技术型、创新型、执着专注和精益求精的人才队伍。公司通过不断完善人才激励制度,保证了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和行业竞争力。同时,公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通过与国内多家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引入行业高端人才从事行业前瞻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管理团队建设方面,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均具有行业十几年以上的从业经验。稳健高效的公司管理团队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能够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市场变化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能够对公司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经营问题进行合理决策并有效实施。公司对技术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日常经营管理精益求精,追求并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效率,不断强化成本控制,树立公司在冶金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良好、持久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822,435.35元,同比减少2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993,876.08元,同比减少3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9,400,307.35元,同比减少35.92%。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利润下滑主要原因系公司下游钢铁行业客户受到终端钢铁价格波动影响,经营状况同比下滑,部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项目的实际交付时间比合同约定交货时间有所延迟。在现金流量方面,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147,249.73元,同比增加105.12%,显示出公司在报告期内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现金回收能力增强。面对诸多经济与市场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保持战略定力,紧密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夯实核心业务,持续丰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各项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冶金智能装备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大数据、云计算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入,都为冶金行业带来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契机。

  智能化是冶金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通过集成传感器、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冶金装备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这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还能优化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排放。

  数字化转型是冶金智能装备行业的另一大趋势。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冶金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从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决策效率。数字化转型还能够推动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冶金智能装备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冶金企业需要关注绿色制造,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通过引入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和环保设备,冶金智能装备行业将实现绿色制造,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冶金智能装备行业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定制。通过引入柔性生产线和智能制造技术,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调整生产方案,实现个性化定制。这不仅能够满足客户需求,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冶金智能装备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企业还需要关注国际贸易形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冶金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企业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冶金智能装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出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个性化定制、国际合作与竞争以及人才培养与创新等特点。面对这些趋势,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生产效率,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将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加快创新步伐,优化精益生产,提升产品品质,进一步增强“中重”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制造实力,专注于主业的强化与精细化。通过纵向整合和深度融合的发展策略,积极拓展至冶金装备基础件领域,致力于成为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生产运维及销售的领军企业,不断巩固和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地位。

  在2024年,公司将以“十四五”战略规划为指导,确保公司承接的“十四五”重大专项能够顺利实现产业化落地。公司将成立专项团队,明确产业化落地的具体路径和时间节点,确保项目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同时,公司将加强与政府、科研机构和行业伙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重大专项的产业化进程。

  在智能化、数字化工厂建设方面,公司将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工厂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公司将引进先进的智能机器人和软件系统,提升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公司将加强与智能机器人及软件供应商的合作,共同研发适用于冶金行业的智能机器人和软件系统,推动冶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是公司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在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冶金智能装备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同时,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号召,推动公司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低碳化。公司将引进环保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企业力量。

  在公司管理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强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公司将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公司将加强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通过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公司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方面,公司将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公司将依托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研发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冶金智能装备产品。同时,公司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共同推动冶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在全球化发展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快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公司将深入研究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制定针对性的市场开拓策略。同时,公司将加强与国际同行和海外客户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公司在全球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不断拓宽海外市场,为公司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公司的全球化发展。

  公司是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应用于冶金行业,是国家基础工业的上业,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对宏观经济波动敏感。如果未来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下业需求出现周期性波动,而公司未能形成合理预期并相应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将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公司的业务增长速度可能放缓,甚至出现收入与利润的阶段性下降。

  公司承接了多个客户影响力大、产品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合同金额高的重大项目。受原材料价格、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重大项目的盈利水平对公司年度经营成果影响较大,可能会对公司未来业绩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机械类、电气类、液压类、直接原材料类等,各种原料的价格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公司产品的成本。其中,直接原材料及机械类原材料上游主要为钢材及各类合金等,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受到其各自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市场需求及市场短期投机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这些材料的价格波动可能导致本公司生产成本的波动,进而影响本公司的盈利水平。

  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谨慎、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和认真的市场调查,项目本身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利于公司业务进一步的扩张,加速公司的发展。公司预计项目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上述分析论证的结果均基于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产业政策、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金额较大,项目建设周期较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产业政策变化、技术迭代、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盈利水平达不到预期的收益水平。此外,随着募投项目建设的实施,募投项目完工后固定资产将有所增加,固定资产年折旧额相应增加。如果行业或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募投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可能面临盈利水平暂时下降的风险。